
时间:2020-05-04 点击量:
新华社客户端上海4月27日电(记者胡文嘉 吴宇)去哪里找靠谱的“阿姨”?如何提高“阿姨”的家政专业水平?“阿姨”的住房、落户、职业培训等实际需求怎么解决?……在27日召开的《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》(简称《家政条例》)新闻通气会上,一系列赋能家政服务业的举措惹人关注。
据介绍,上海去年率先推进家政地方立法,《家政条例》共七章四十三条,2019年12月19日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全票通过,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。
对照《家政条例》,上海市各部门今年以来推出一揽子赋能政策,从技能培训、体检、商业保险、金融支持等方面解决家政服务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。比如在体检方面,推出一般家政、居家家政、养老照护、母婴照护等四类家政服务人员健康体检标准。在教育培训方面,指导上海开放大学和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开设家政服务类专科专业,开展学历继续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。在商业保险方面,协同中国平安、太平洋保险、人寿保险等企业研究制定家政服务商业保险方案。
作为家政行业加强行业规范和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,上海市家政综合服务管理平台27日正式上线试运行。平台目前已收集27万余名家政服务人员和409家家政服务机构的基本信息,并将通过市民云“随申办”、微信端小程序、互联网等端口,提供行业政策检索、信用信息查询、服务评价等服务。
“这些政策让我觉得很有归属感,也有了今后奋斗的目标。”来自安徽的家政服务人员蒋中雪说,《家政条例》涉及的持证上岗、家政服务协议签署、家政服务人员体检等内容,对家政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来说非常重要。蒋中雪目前就读于上海开放大学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,她希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。
上海一家家政服务提供平台“悦管家”的创始人李尉说,《家政条例》的出台,让家政服务行业可以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进入社区、服务居民。作为家政服务企业应该做好《家政条例》的贯彻工作,做到“上门必亮证”,努力吸引更多外地的年轻人才进入上海就业,为提升上海城市生活品质贡献一份力量。
上一篇:58到家,保姆的仪表要求!